深圳市林翔电子有限公司
地址:深圳市龙岗街道龙岗大道7002号集银广场3楼A3055
电话:0755-89216144
传真:0755-89884778
销售经理:李松 13728659019
E-mail:Li89440783@126.com
在现代电子设备中,防雷压敏电阻因其优异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和快速响应能力,成为电路过电压保护的核心元件。本文将探讨其防雷击和过电压保护机制、关键技术参数、选型要点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,帮助工程师构建更可靠的电路防护体系。
一、工作原理
防雷压敏电阻的核心材料是氧化锌(ZnO)与多种金属氧化物烧结而成的多晶半导体,在正常电压下,其晶界层呈现高电阻状态(可达兆欧级),仅存在微安级漏电流;当电压超过阈值(压敏电压),晶界发生隧道效应,电阻急剧下降至欧姆级,瞬间泄放数千安培的浪涌电流。这种"电压钳位"特性使其能有效抑制雷电感应过电压(通常达6kV/10kA)和操作过电压(如感性负载通断产生的瞬态高压)。
二、关键性能指标解析
1、压敏电压(V1mA):选择标准应为电路工作电压的1.5-2倍。
2、通流容量:8/20μs波形测试值直接决定防雷等级。一级防护需20kA以上(如电源入口),二级防护选用10kA(如配电柜),三级防护3-5kA(设备端)。
3、能量耐受(W/cm³):氧化锌配方决定此参数,优质MOV可达300J/cm³以上。
4、失效模式:劣化表现为漏电流增加,恶劣情况下可能短路起火。因此需要搭配温度保险丝(如130℃动作)或气体放电管组成"后备保护"。
三、电路设计中的协同防护策略
1、多级防护架构
一级:气体放电管(GDT)泄放10/350μs雷电直击波(如40kA)
二级:防雷压敏电阻处理8/20μs感应雷(如20kA)
三级:TVS二极管箝位ns级尖峰
2、布局要点
- 引线长度控制在10cm以内(每增加1cm电感约1μH,导致附加电压Ldi/dt)
- 采用"V"型接法降低回路阻抗
- 与接地线距离不超过30cm
3、失效保护设计
- 串联PTC自恢复保险丝,在MOV短路时切断电路
- 并联火花间隙,提供第二泄放通道
- 选用带遥信触点的模块,便于系统监测
随着新能源、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的发展,防雷压敏电阻正向着高能量密度、微型化、智能化方向演进。工程师在设计中需综合考虑工况环境、设备寿命周期成本以及技术发展,才能构建真正可靠的过电压防护体系。
扫一扫